找到相关内容593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阿里古格佛教壁画溯源

    上继吐蕃王朝时期佛教前宏期美术之后兴起的又一重要高潮,史称藏传佛教后宏期美术。它不仅以其佛教寺殿、石窟的规模众多和壁画数量空前的鸿篇巨构开启着后宏期佛教美术的崭新局面,统领着一方神圣佛国净土;就其壁画...造型密集的细密绘风格著称于世。远在古象雄时期,生存在地域相连的古波斯和古象雄就共同创建了流播于中亚、西亚、西域和西藏高原的本教文化(波斯称袄教)。共同的远古文化历史背景孕育出了这片净土上的神秘文化。公元...

    康 格桑益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1850912.html
  • 人间佛教对全民教育的影响

    教育为其读书的内容与方向,目的在使学习著重在对整个世间的教育与度化。61也因此,选材内容无论从升斗小民所关心的切身问题,或从生活乐趣、财富丰足、慈悲道德、眷属和敬,一直到大乘普济、佛国净土等理想,以一...建设财富丰足的人间佛教   (三)建设慈悲道德的人间佛教   (四)建设眷属和敬的人间佛教   (五)建设大乘普济的人间佛教   (六)建设佛国净土的人间佛教   从社会观点来看,家师 星云上...

    释觉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2351445.html
  • 海天佛国普陀山

    海天佛国普陀山  名山佛国,大海慈航。青嶂干霄,高通梵天之上;洪涛浴日,祥开净土之场。  一柱如擎,震旦指为名胜;三山可接,方舆记其神奇。  ————————康熙  海天佛国涌普陀  1.普陀山...专赞洛迦圣境:“寂灭道场常乐我净,洛迦圣境花木幽深。”  在这只有0.36平方公里的孤岛上,密布着好几座禅宫琳院。僧人们在这全无人间烟火与鸡犬之声的佛国净土,每天按部就班地过着晨钟暮鼓的清修生活。除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1251656.html
  • 从观音信仰说起--兼及遂宁市对观音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

    印度佛教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公元1世纪以后大乘佛教的兴起,以成佛济世、建立佛国净土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大乘佛教为了修持和传教的需要,不仅编著了宣说大乘思想和实践的大量经籍,而且囿于大乘的“多佛”和“菩萨道”...左者为宝意(即观音),右者为宝尚(即大势至)。这便是西方净土崇拜及其造像中的所谓“西方三圣”,即主尊为阿弥陀佛,左胁侍菩萨为观音,右胁侍菩萨为大势至。另据《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说:南印度海上有一座岛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1351659.html
  • 庭前柏子树 郁郁发新枝——纪念河北柏林禅寺开放十周年

    雕栋,气势宏伟,草坪绿树、曲径回廊,既庄严肃穆,又充满禅机与诗情画意,与寺外俗境形成极大的反差,令人叹为观止,深深沐浴在一种佛国净土的氛围之中,下面不妨让我们走进“柏林”看看。  柏林寺座北朝南,山门...

    陈星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2451685.html
  • 佛光教科书:《宗教概说》(1)

    是无有浊恶的庄严佛国净土。   [注释]   迦叶,意为光波,因其身光炎涌,故称。毗婆尸佛时,三人共立刹柱,以是因缘感报,遂为兄弟。三人原系事火外道,各有徒众五百、三百、二百,佛陀成道后不久,即秉佛陀...  中国佛教宗派的产生,约于隋唐时代,有十三宗之说,即:毗昙、成实、律、三论、涅槃、地论、摄论、净土、禅、天台、华严、法相、密宗等。   三车指羊、鹿、牛车。《法华经.譬喻品》有火宅三车的譬喻。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5551951.html
  • 佛陀的本怀与现实中的佛教

    放弃这种意向。4.使人能在孤立无助的状态之中,也能坚持自己的存在与创造,坚持更为人性的价值生活定向,人性的全面、完美、整体之实现,就是佛性完成的基础。5.使人能在佛国净土及人与人性的完成历程中,确定新...拯救或依托的力量;信仰实质上是确信这种力量能够更新自己的生活。佛教徒同样如此。这里,“彼岸的力量”或“超然的力量”可以表达为出世间法。问题在于,不少人喜欢钻牛角尖,如你不向他们说明西方净土到底在何处,...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2852172.html
  • 当代台湾旅游文学中的僧侣记游:以圣严法师《寰游自传系列》为探讨

     (2)方法:在方法上要用“观”的方法。观想在圣迹名山古刹所遇之景观环境,处处是莲台、步步有莲华,所见的人事物都要观想为成就人间净土佛国净土的依正庄严(《步步莲华》)。  (3)目的:朝圣的目的,一...法鼓山的宗旨。然后配合当时国内环保风潮、意识的高涨,提出“心灵环保”。为其建设人间净土,推行社会改革运动的核心观念最高指导原则。其云:  我根据佛经所说,只要人类的内心清净,所见的世界便是佛国。只要人类...

    丁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552292.html
  • 论析元代佛教度脱剧—以佛教“度”与“解脱”概念为诠释观点(1)

    依据汉译经典信奉的佛教[3]。宋代以后,佛教逐渐衰落,流传于元代主要是禅宗,其次是净土宗。净土宗创立于唐代善导,主张“心外求佛”,在世俗世界之外别立一个佛所居住的佛国净土,夸大人的愿念之力,认为只要专心一致念佛的名号和愿文,即可藉助此力到达阿弥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4]。这种强调诵念佛号即可长生不老的思想,  -------------------------------------------...

    李惠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152368.html
  • 论明代佛教孝道观──以《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为例

    因果报应之说的佛教,则认为中土所奉行不渝的厚葬孝行,对亡者的救度无益,若要为往生父母尽孝,便应由出家的法师及在家子女,为往生父母诵经,度化之使超生佛国净土,此乃真孝。因而佛教巧妙地将“救度”与“救母”...使父母“处世常安”,并且能让父母寿终之后,往生佛国净土,从根本上解脱烦恼,彻底离苦得乐。因此,儒家的孝道,仅是“世间法”,其所构筑的孝道,仅限于人间与父母在世的范围,对于死后的安顿与行孝方法,终究不如...

    王月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152924.html